[1]黄晟 景在平 梅志军 陆清声 赵珺 张素贞 赵新 蔡莉莉 汤敬东 熊江 廖明芳.内漏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瘤腔内压力的影响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4):259.
点击复制

内漏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瘤腔内压力的影响()

PDF下载中关闭

分享到:

《介入放射学杂志》[ISSN:1008-794X/CN:31-1796/R]

卷:
期数:
2003年04期
页码:
259
栏目:
血管介入
出版日期:
1900-01-01

文章信息/Info

Title:
The effect of endoleak on intra-aneurysmal pressure after EVE fo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
作者:
黄晟 景在平 梅志军 陆清声 赵珺 张素贞 赵新 蔡莉莉 汤敬东 熊江 廖明芳
200433,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暨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
关键词:
主动脉瘤腹 腔内隔绝术 内漏 血流动力学
分类号:
R65
摘要:
目的探讨内漏状态下腹主动脉瘤(AAA)腔内隔绝术(EVE)后瘤腔内压力的变化.方法通过建立犬AAA EVE后内漏模型,测定内漏存在前后瘤腔内压力的变化.结果内漏状态下瘤腔内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,而内漏封闭后压力显著下降,且曲线平直.结论瘤腔内压力曲线可作为评估EVE后瘤壁所受负荷的变化,也可作为判断内漏存在的方法之一.

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
景在平.赵珺.赵志青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标准的初步探讨 [期刊论文] -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(11)
黄晟.景在平.赵珺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内漏动物模型的建立 [期刊论文] -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(01)
Parodi JC.Berguer R.Ferreira LM Intra-aneurysmalpressure afterIncomllete endovascular exclusion 2001
陆清声.景在平.冯翔 腹主动脉瘤与正常降主及髂总动脉壁平均应力分析
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
[1]黄晟 景在平 赵珺 梅志军 张素贞 赵新 蔡莉莉 汤敬东 熊江 崔佳森 陆清声 廖明芳.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内漏动物模型的建立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1):18.
[2]赵珺 景在平 包俊敏 赵志青 冯翔 陆清声 洪毅 叶必远.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迟发型远端内漏II期腔内治疗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1):11.
[3]冯睿 景在平 包俊敏 赵志青 冯翔 赵珺.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与传统手术对肾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1):36.
[4]冯睿 景在平 包俊敏 赵志青 冯翔 赵珺 陆清声 黄晟.裸支架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近端内漏治疗中的应用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1):22.
[5]黄晟 景在平 包俊敏 赵志青 赵珺 冯翔 陆清声 冯睿 梅志军 余维平.瘤体动脉分支与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Ⅱ型内漏的关系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4):264.
[6]熊江 刘崎 景在平 赵志青 包俊敏 汤敬东 冯翔.MRA重建图像评估腔内血栓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局限性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4):267.
[7]叶波 景在平 冯翔.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入路的探讨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4):270.
[8]冯睿 景在平 包俊敏 赵志青 赵珺 冯翔 陆清声 黄晟.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截瘫的预防对策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03,(04):254.
[9]王豪夫,王曰伟,李君,等.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22例围手术期处理回顾性总结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10,(11):858.
 WANG Hao-fu,WANG Yu-wei,LI Jun,et al.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endovascula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[J].journal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,2010,(04):858.
[10]黄小勇,黄连军,濮 欣,等.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多种重建方法在腹主动脉瘤术前影像学评估中的应用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11,(06):482.
 HUANG Xiao-yong,HUANG Lian-jun,PU Xin,et al.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SCTA multipl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[J].journal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,2011,(04):482.

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 1900-01-01